当前位置:网校一点通>社会资讯 >   正文

25家调味品企业15家“卖不上价” 为什么业绩下滑?

导读:酱油、醋、榨菜等调味品不好卖了,企业如何为业绩加料?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在已经发布半年报的近25家调味品企业中,有15家企业的收

酱油、醋、榨菜等调味品不好卖了,企业如何为业绩“加料”?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在已经发布半年报的近25家调味品企业中,有15家企业的收入、净利润同比下滑。

今年上半年,调味品企业通过促销、跨界推新品等方式拉动业绩增长,但收效甚微。“厨房里的生意”凉了吗?

酱油、醋、榨菜等调味品企业业绩下滑。

酱油、榨菜各有各的“苦”

25家调味品企业15家“卖不上价” 为什么业绩下滑?

“主要是餐饮渠道的订购量在减少。”有经销商告诉记者,“食堂、饭店等人群聚集用餐的地方是调味品进购量最大的地方。今年上半年,我因为失去了很多小型餐饮店客户,导致酱油、醋、味精等日常调味品的订货量有所下降。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面临这种情况,但听厂商说大家的进货量都在减少。”

今年上半年,调味品企业的财报并不理想。中炬高新的酱油业绩同比下滑3.71%,鸡精鸡粉业绩同比下滑0.12%,其他产品业绩同比下降14.52%。中炬高新在财报中表示,受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等因素的影响,调味品收入确有下滑。公司正积极利用经销商开发体系,拓展营销区域,进一步向区县和社区下沉。

此前一直凭借“零添加”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的千禾味业,财报数据也不容乐观。今年上半年,千禾味业净利润同比下滑2.38%。半年报发布后,千禾味业的股价逼近跌停。华福证券研报称,受需求疲软、竞争加剧等影响,千禾味业酱油、食醋等主业均面临较大增长压力。

“一元一袋”的榨菜销量同样遭遇滑铁卢。根据财报,涪陵榨菜的萝卜单品销量同比下降约53%。今年上半年,涪陵榨菜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下滑。记者致电涪陵榨菜证券部,对方表示,公司业绩下滑受原材料价格影响。公司已针对原材料价格高等问题制定了一些应对措施。

加加食品、恒顺醋业的业绩更不理想。前者由盈利转为亏损,后者的净利润大幅下滑24%。

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调味品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,近几年竞争尤为激烈。今年第二季度原材料价格略有下降,对产品毛利有积极的影响,后续公司原材料成本可能保持相对平稳。

库存难消化或是关键原因

千禾味业在财报中称,调味品市场存量竞争激烈,企业进一步调整产品价格,打折促销力度加大、频次增多。

经销商也认可“当前调味品行业库存较高”的说法。有经销商坦言:“去年一年,加上今年上半年,行业内普遍都在消化库存。大家供给商超的产品,增加了搭赠、折扣等,部分厂商也反对经销商这么做。但库存消化不完,新的产品又着急进入仓库。”

调味品行业终端需求仍较疲软,市场拓展难度较大。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,在调味品行业,进入第三季度,占比较高的餐饮端需求并未出现明显改善。

有经销商直言,今年第一季度,渠道库存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,大家也在主动调节仓库里的存货量,每个经销商手里大约都有2.5个月的库存量。目前,供给商超的、卖给家庭的产品数量占比较高,这也意味着,成交的产品数量基数均偏小。

也有不少调味品企业表示,正在控制库存。上市调味品企业朱老六表示,公司每年年末制订下一年的销售计划,营销中心根据历史数据、市场动态并沟通后确定以省为单位的全年销售计划,进一步细化至省辖区每个经销商,并与之签订销售合同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对于调味品企业来说,消费者或越来越难被说服了。今年7月,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声质疑,千禾味业旗下产品瓶身上的“千禾0”含义其实是公司的注册商标,而非指代产品零添加。

企业“玩新花样” 能反馈到业绩中吗

今年上半年,不少调味品企业纷纷跨界,行业老大海天味业跨界行为或最多。今年7月,海天味业旗下品牌秒嗞推出一款“给水果吃的酱油”,还推出了一款名为“海天纯”的瓶装饮用纯净水。此外,海天味业还推出酱油味的冰激凌。

有数据显示,过去三年,海天味业共推出超过20款跨界新品,记者均未查询到这些跨界产品的销量。记者也拨打了海天味业证券部电话,询问相关信息。对方仅表示,跨界产品销售范围较小,无法在业绩报告中体现。

在跨界这条路上,涪陵榨菜也没闲着。有消息称,涪陵榨菜与烘焙企业合作,将涪陵榨菜融入月饼馅料,推出了咸、甜两种口味的榨菜月饼。记者也未查询到这款月饼的具体销售信息,向涪陵榨菜方面求证,也暂未得到回复。有知情人士透露,这款月饼仅在重庆地区销售。

国内某肉类食品企业相关负责人此前对记者表示,在做好主业的情况下,跨界更多是为了打造企业新形象,如推出冰激凌是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关注品牌、做调味品是为了在细分市场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。若在主业不强的情况下,指望通过副业来拉动业绩增长,可能会造成主业、副业两头弱的局面。

财经观察员谢宗博对记者表示,企业频频跨界势必会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,而影响的好坏则取决于跨界的效果。如果跨界产品得到市场认可,投资者也会买账,这将体现在公司的股价上。但企业如果只是追逐市场热点,推出的新品在市场上不能激起波澜,对企业来说也是浪费资源和机会,消耗消费者的耐心。

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