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
课 题 2.1 我们来养蚕 教学内容 教材P14―P1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、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。2、观察蚕卵和蚁蚕。3、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。4、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,并记录下来。 科学知识1、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。2、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,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。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1、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。2、 关注生命、亲近生命、珍爱生命。 教学重点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。 教学难点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。 教法学法 观察法、谈话法、小组学习法、 教学准备 蚕卵,蚁蚕,放大镜,羽毛,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、导入新课 1、师出示一块丝绸,谈话:这是什么材料?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?(蚕丝)蚕丝是从哪里来的?(蚕吐的) 2、询问:你们养过蚕吗? 3、谈话: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、交流如何养蚕。 二、学习新课 1、师生谈话 (1)、提问: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? (2)、讨论:蚕和我们人类一样,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。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,要做好哪些准备?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“蚕妈妈”?(引导学生从食、宿、呼吸、保健、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) 教学过程 备注 (3)、提问: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? 2、认识蚕卵。 (1)、仔细观察蚕卵(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,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)(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,要轻拿轻放)(2)、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,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。 (3)、谈话: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,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。 3、认识蚁蚕 (1)、提问: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? (2)、看书上第19页)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?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? (3)、分组观察蚁蚕(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)(4)、用语言描述蚁蚕。 (5)、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。 三、总结 1、讨论: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?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、拍照、录像、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。 2、谈话: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。 课 题 2.2 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内容 教材P16―P20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、学会养蚕。2、能够较长时间观察、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。3、能够预测、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。4、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,交流观察结果。5、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。 科学知识1、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、空气、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。2、知道幼虫形成了蛹,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。3、知道蚕的成虫――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,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。4、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,雌蚕蛾产卵,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。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1、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。2、更加关注生命、亲近生命、珍爱生命。3、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。4、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。5、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。 教学重点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。 教学难点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。 教法学法 观察法、谈话法、小组学习法、 教学准备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、蚕的一生标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、导入新课谈话: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?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。(板书课题) 二、学习新课 1、交流观察记录 (1)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:蚕宝宝吃什么?如果没有桑叶,你用什么代替桑叶? (2)实验: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。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。 (3)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:蚕生长一段时间后,会有几天不吃不喝,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?请了解的学生介绍:怎么蜕,从哪里开始蜕皮,一生蜕皮几次皮?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? (4)了解蚕吐丝谈话: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,你见过吗? (5)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?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?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。剪开一个茧子观察,再用手碰一碰 (6)观察蚕蛾讨论:剪开的茧子能活吗?(做好观察记录(7)提问: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? (8)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。 (9)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。 2、归纳蚕的一生 (1)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? (2)小结并板书三、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,过段时间进行交流。 板书设计2、给蚕宝宝记日记卵――蚕――蛹――蚕蛾 (幼虫) (成虫) 课 题 2.3 我 们 来 抽 丝 教学内容 教材P21―P2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、学会用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。2、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,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。3、测量一根丝的长度。 科学知识1、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。2、学会缫丝的方法。 情感、价值观、体验1、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。2、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。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教法学法 观察法、谈话法、小组学习法、 教学准备 1、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(课件)。2、实验器材:蚕茧、炊帚、小水槽、小锅一只、小苏打、缠线板、直尺。3、学生收集种桑、养蚕、缫丝的相关资料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、导入新课 1、欣赏真丝织物教师课件投影、学生欣赏。 2、学生展示。利用实物展台,学生展示自带织物。 3、揭题:我们知道美观大方、华丽高贵的真丝织品是用蚕丝纺织而成的,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蚕丝呢? 二、学习新课 1、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。 (1)提问在古代,只有中国是种桑、养蚕的国家,你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传说和历史吗? (2)小组内交流 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,再剪贴成一张学习小报。 (3)集体交流 (4)小结教师讲评各组交流成果,说明华丽的真丝织物是用蚕丝织成的。 2、 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 (1)谈话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,我们知道蚕吐丝结成茧,蚕茧又是怎样加工成蚕丝的呢? (2)阅读26页课文 (3)讨论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、活动步骤、小组分工、结果预测、注意的问题等 (4)交流抽丝方法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。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-15分钟,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,找出丝头,接着抽丝、测量、缠绕在线板上。最后记录测量结果。 (5)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 (6)汇报测量结果 (7)师生小结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,最长达3000米,是高级的纺织原料,被称为“纤维皇后”。 三、巩固总结 1、讨论: (1)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业的贡献有哪些?(2)你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的? 2、 说一说抽丝的方法,你认为抽丝技术的关键是什么?四、布置作业 1、课后探究对蚕茧抽丝的最佳时机是什么? 2、查阅资料: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。 附活动记录表:抽丝活动记录表班级 第 小组 年 月 日活动材料 活动步骤 活动分工 注意事项 结果预测 实际长度(米) 课 题 2.4 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内容 教材P23―P2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:1、讨论蚕一生的变化;2、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、表述、交流观察结果。 知识与技能:1、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;2、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。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1、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;2、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;3、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;4、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。 教学重点 交流养蚕经验,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。 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、分析。 教法学法 观察法、谈话法、小组学习法、 教学准备 教师: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、图片或录像。学生:各种养蚕的记录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、导入新课谈话:同学们,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,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?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,积累了不少经验吧?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。 二、学习新课 1.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。 (1)提问: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,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,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?(2)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,分组讨论。 (3)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。 (4)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。 (5)讨论: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,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? 2.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。 (1)谈话: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,在养蚕的过程中,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,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? (2)看书第28页上图,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? (3)讨论: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?(4)学生分组讨论。 (5)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,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。 (6)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。 3.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,形成昆虫概念。 (1)谈话: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,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,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,有了很多发现,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,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? (2)学生自由讨论,汇报。 (3)讲解: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,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,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“变态”。 (4)提问: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? (5)对照书上28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? (6)讨论: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,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? (7)小组讨论,进行比较。 (8)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,总结昆虫的特征,形成昆虫的概念。 三、巩固应用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,判断:哪些虫子属于昆虫?说说理由。 四、布置作业:查阅资料: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? 附板书设计:4、养蚕经验交流会卵――蚕――蛹――蚕蛾 (幼虫) (成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