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
[原创]认识位置的教学反思
通过说出你队伍后面的同学让学生建立位置的感知,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,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开动脑筋,引入确定位置的方法时,我没有直接讲授,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。此时,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,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,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。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,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。
游戏活动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,在上、下的教学中,我组织学生听反口令拍手的游戏活动,当看到自己拍的和别人一致时,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,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,并增加成功感。假如发现自己“上当”的同时,他们就会赶紧纠正。如此设计,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,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,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,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。
我们的教育还教学应是基于对儿童的认识、对教育本性的理解之上,应是从自身的行为作出限制,发展起教育自我约束的本性。所以我们必须从儿童出发,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,在深刻把握儿童本性和教育本性的基础之上,对儿童进行教育,考虑儿童的当下以及长远利益。爱玩是儿童的本性和天性,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,集中注意时间短,持久性差,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,在教学时,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,贯穿整个教学过程,让学生在轻松、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。这节课中我安排了“石头、剪子、布”的游戏、“韵律操”、“拍手游戏”“猜一猜”等游戏活动环节,使学生在玩中学,在乐中悟,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。从学生游戏过程中露出的开心的笑容可以看出学生是在开心地学习,不仅增长了他们的数学知识,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。
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。课堂上,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、引导者与合作者。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,获取知识。所以说,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,而是学生。课堂教学就应设计成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“活动课”,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,在“动”中学、在“动”中体会、理解,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索、交流过程方可获得成效。心理学认为:“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、动口、动脑,自己去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,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。”把课堂学生置入一个宽松、自然,充满平等,充满竞争,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中,进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,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