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享生活千般美 浸润课堂语文香
一、 说教材,知整体
(一)教材的编排体例及目的
1.整体编排
教材是知识的载体,一本好的教材离不开合理的编排。本册教科书按照主题的不同共编排了八个单元,其中集中编排了两个单元识字,分别是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。这个两个单元从常规意义上说,都是一个新阶段的起始位置。写字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,由简单到复杂的书写规律。六个课文单元兼具时代性和人文性,富有童趣,贴近孩子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,更能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。21篇课文,体裁多样,题材广泛,正如一本有趣实用的童话书,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,有利于激发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大千世界。
图文结合的目录,文质兼美的课文,贴合生活的口语交际,重在复习拓展的语文园地,凸显工具性的附表构成了精彩纷呈的语文教材。
与老教材相比,新增了“快乐读书吧”栏目,这是课内外阅读沟通的重要桥梁,学生可以体验到主动阅读、分享阅读的快乐。新教材在识字上遵循“识写分流、多识少写”的原则,重视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。
2.单元编排
教材的每个单元一般由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,每两个单元穿插一次口语交际,“快乐读书吧”安排在第一单元的结束部分。以第一单元为例,单元内的所有选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学习,利用趣味性的儿歌、字谜,着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。节选了古代蒙学读物《百家姓》,不仅加强了识字形式上韵文的节奏美,同时也渗透与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,这些都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力量。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我国汉字文化,生发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。在语文园地中继续巩固识字,积累与春天有关的词语,并学会《汉语拼音字母表》,为学习“音序查字法”打下基础。这样的编写体例,目的是为了将语文素养的落实放在鲜明的体系中,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,教学更加有章可循。
(二)教材的内容结构与立体整合
各个单元以不同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互相依赖,逐渐渗透。
纵观来看,一年级下册语文衔接一年级上册基础目标,又进一步提升。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为例,一年级上册要求“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”,一年级下册在此基础上,发展训练“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”的能力。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,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,在层层递进中实现语言和思维同步发展。
而横观来看,单元之间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由浅入深,进行了多角度、多层次的训练。如:在第一单元《小青蛙》中,孩子初次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;在第五单元《动物儿歌》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有效识字;在《语文园地五》能够自主了解“包”字家族的特点,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,感受形声字的音、形、义之间的关系。这样的编排,体现了从学习新知到理解运用的过程,有层次,有梯度,循序渐进。
所以,语文教材编排交相纵横,相互渗透,互相联系,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,具有立体整合性。
二、说目标,定方向
目标是课程开展的依据,它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导向。语文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本理念,从五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。
1.本册目标
学段间环环相扣,螺旋上升,共同构成了一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命线。低学段注重基础性、先导性,基于此,我对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了梳理。
语文核心素养在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融合。以“阅读”这个方面为例,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:体现了“语言的建构和运用”的核心素养;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: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“思维的发展和提升”;在阅读中积累,是“审美的鉴赏和创造”的体现。
2.单元目标
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,我确立了本册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。两个识字单元的重难点是:学会本单元生字,学习识字方法。在识字的同时,了解汉字文化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。第二单元重难点: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学习找出课文中的重点信息,提高阅读理解能力。第三单元重在初步学习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。初步学习词句的积累和运用。练习读好角色的对话,读出儿童诗的情趣。第四单元的重点是:能读好长短句。学习积累语言,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,理解词句的意思。第六单元的重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。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。第七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初步学习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。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。第八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课文,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。
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,在清晰的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的指引下,才能既见树木,又见森林。
三、说教学,明方法
在如此用心的教材编排下,课程标准的方向清楚了,教学目标的标准明确了,但是如何把课程标准准确落实到教学目标中才是关键所在,这就要把教学设计精准对接教学目标。
(一)教学课时
首先,要化整为零,建立系统观念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在课堂上落实好标准。有效的教学建议,不管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依据单元情况,具体课时分配如下。
依据本学期的具体安排,教学进度规划如下。
(二)目标达成及策略
其次,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,教师做好课堂的引领者,激趣、促思、探索、发现,用较高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学习活动。课堂当中,我们不妨把课堂打开,多一些学生之间的伙伴协作,伙伴互换,相互提问、回答等环节,让学习真正地发生,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,使学生具备应有的基础能力与核心素养。
下面,我以第三单元为例,来具体说一说:实际教学中如何在“学为中心”课堂理念的指引下,用好教材、落实教学目标的。
通过对教材的研读,对本单元学习目标设定如下:
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以及设定的目标,教学时,主要从以下几个策略进行目标达成:
1. 夯实基础,在实践中学习语文。
在上课前,学生首先进行充分的自学。在先学环节,一定要授之以渔,把具体可行的方法教给孩子。我会在每次布置预习作业时,反复强调“五步预习法”。具体来说就是,一读:熟读课文;二标:标出自然段或小节;三画:在课文中圈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;四写:一类生字组词两个;五练:完成预习卡。预习卡中,包含孩子的自主识字、写字和质疑。先学是课堂的前奏,是实现语文高效学习的途径,在自主学习中达成目标1、2。
2.创设情境,在活动中玩转语文
本单元一个重点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,了解词语意思。课堂上,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,带着角色进入画面,通过朗读自然地融入情景,随着朗读联想情景,进而关注到画面中的一些关键词。在小组内,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,联系上下文中,理解词语关键词语的意思。在这之后,带着自己的感受更好地读出画面中的情景。因为词语是组成画面的关键,也可以完成对词语的积累。在创设情景中达成目标3、4。
3.大量阅读,在积累中提高能力
本单元的课文另一个要重点要落实的语文要素的是词句的积累。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“伙伴”,选文都是从学生本位出发,学生可以透过教材能读到自己。这就不妨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课文内容对接,仿照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。在仿说练习中,不仅运用了积累的词语,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。在思维提升中达成目标3、4。
本单元以读为核心,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下,学生通过自主观察、小组讨论,在读中完成学习目标,并明白了生活中该怎样与伙伴和谐相处。
(三)教学评价建议
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,语文课程评价不是对知识单纯考查,而是多维度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,基于此还开发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。过程性评价包括学习习惯与态度和学科素养两块内容。
1. 学习习惯与态度评价
在教学中,为强化学生思考、探索、讨论、合作等课堂表现,我借助了学校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“小米粒,大梦想”,建立班级评价体系进行评比,累积够3颗彩虹印章,换取一颗太阳印章,3颗太阳印章可以兑换一张智慧米粒卡,10张米粒卡可以兑换一张宾宾少年卡。同时,小组间也进行“璀璨榜”的互评,表现优秀的小组全体奖印章,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2.学科素养评价
学期中,以写字、识字、朗读、背诵与积累、口语交际和课外阅读进行过程性评价。期末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自评和他评,结合多方评价进行学期终结性评价。最后按照获星数量对学生进行综合星级评价。
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只局限于最后的结果,更关注学习过程本身,让评价更全面,也落实了“学为中心”的课堂理念。
(四)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
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学生探索语文的大千世界的窗口,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。基于此,我就本册的教材开发了以下资源:
1.语文教材中的资源:利用教材中的文本插图,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;利用“展示台”和“快乐读书吧”栏目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,拓宽阅读面。
2.语文学科活动课程资源:语文作业展评活动、查字典比赛、古诗朗诵比赛等,来进行巩固学习。
3.校园资源:图书漂流活动、读书小报义卖、书香班级活动等,让孩子爱上阅读,在读中有所思,有所积累。
4.多媒体资源:利用网上图片、视频以及优秀的诗词电视节目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。
5.社区资源:合理开展校外活动,夏令营、端午节包粽子、寻找春天……让学生走出校园,拓宽学习空间,在活动中去寻找语文,感受语文。
我以第四单元为例与大家分享本单元活动设计。第四单元的主题是“家人”,本单元以孩子熟悉的古诗《静夜思》为开篇,我设计了一期“皎皎明月下,浓浓思乡情”的主题班会,班会上,孩子们分享了课下积累的描写思乡情深的古诗。在学习儿童诗《夜色》后,我们进行了“1+X”拓展阅读,共读儿童诗《大海睡了》。结合《端午粽》和端午节,开展“学做粽子代言人”活动,学习包粽子,并向大家介绍粽子。在《彩虹》一课,展开丰富的想象,创作创意读写绘——画中有话,把自己的奇妙的想法画一画,写一写。
在单元活动中,不仅要关注了学习策略,还应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。本单元的单元主题“家人”,结合学校的生命教育课程,进行一次亲子阅读和表演——《猜猜我有多爱你》。在阅读中感悟亲情的温暖,增进亲子关系。
身为教师,我会继续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,坚持钻研教材,努力把“把教材读厚,把课文读薄”,引导孩子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