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争夺“冠姓权”的妈妈 想被人看见 原因竟是这样简直太无奈了!丈夫仍无法理解莉香的坚持,但也不再直接和她争论,而是告诉莉香:“如果你能说服爸妈,二胎就可以随母姓。”丈夫回避的态度再次激起莉香的不满,她能接受公婆因为深受传统思想影响,拒绝子随母姓,却无法释怀本科毕业的丈夫仍思想守旧、固守传统,丈夫义正词严的样子让她感到了被忽视,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孕育了后代,却无法毫无阻碍地获得“冠姓权”。
这句话让莉香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回家后,她与丈夫闲谈时提到了子随母姓的见闻,却遭到了丈夫的严词拒绝。丈夫告诉莉香,子随父姓的传统思想在南方影响深远,如果孩子随母姓,整个家族都可能被人诟病。
本不太在意孩子跟谁姓的莉香看到丈夫的态度后心生反感,无法接受丈夫义正词严的拒绝,那让她觉得自己的生育之苦被忽视了,也让她有了一种不被理解、尊重,孤身作战的感觉。莉香反问:“已经离开家乡生活的我们,还有必要那么在乎村里人的评价吗?他们真的关心孩子姓甚名谁吗?”
丈夫向莉香解释:“同姓小孩感情会更好,异姓会破坏同胞的感情。”这套说辞未能说服莉香,她告诉丈夫,异姓改变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,即使二胎的姓氏与他们夫妻无关,她仍会全心抚育、爱护小孩。
两人辩驳数次,丈夫做出退步,表示如果二胎是女孩则可随母姓,如果是男孩,则必须随父姓。莉香不肯妥协,丈夫接受女孩随母姓,却无法接受男孩随母姓的想法,让她感到丈夫潜意识中重男轻女的思想。
“儿子一定要继承香火吗?只有儿子能延续生命吗?”抱着这样的想法,莉香决定和丈夫死磕到底,她明确表示无论性别,二胎一定要随母姓。丈夫则始终态度暧昧,对她的提议置若罔闻,更多时候则继续劝说莉香,希望她能放弃子随母姓的想法。
因为无法达成共识,子随母姓一事只得被暂且搁置,直至几个月后,莉香顺利生下一名男婴,男婴需办理出生证明之际,子随母姓一事才被她再次提及。
丈夫仍无法理解莉香的坚持,但也不再直接和她争论,而是告诉莉香:“如果你能说服爸妈,二胎就可以随母姓。”丈夫回避的态度再次激起莉香的不满,她能接受公婆因为深受传统思想影响,拒绝子随母姓,却无法释怀本科毕业的丈夫仍思想守旧、固守传统,丈夫义正词严的样子让她感到了被忽视,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孕育了后代,却无法毫无阻碍地获得“冠姓权”。
日常生活中,莉香很少和公婆直接往来,遇事需要和公婆协商时,她也会让丈夫出面沟通。丈夫将问题抛给公婆的做法,无疑是在另辟蹊径地回绝她。但莉香还是觉得:“应该要与公婆沟通,至少应该让他们知道,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我有权利决定小孩跟谁姓,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愿。子随父姓虽由来已久,却不是理所当然的。”
子随母姓,不只与妈妈有关
莉香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,也预设过被拒绝后,自己坚定表达意愿的场景。令她没有想到的是,电话中公公听了她的想法后,没有明确说可以,也没有明确拒绝,只是机械性地回应了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。几分钟后,婆婆的电话打来了,她告诉莉香,孩子随母姓是妈妈的选择,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
莉香将自己的经历在网上分享后,收获了众多网友的点赞,有人说她的做法是对妈妈“冠姓权”的维护,有独生女同样表达了想要子随母姓的想法,还有人评论“姓这个字,就是‘女’‘生’”。这些超乎预期的评论让莉香感到意外和高兴,虽然她初始未将子随母姓与女权、社会平等联系起来,但她的行为在无形中唤醒了一部分女性争取子女“冠姓权”的意识。
一位女性朋友告诉莉香,自己在她要求二胎随母姓这件事的启发下,同丈夫表达了二胎随母姓的意愿。“只不过,这名女性好友和丈夫爆发了激烈争吵,她的丈夫拒绝了随母姓的要求。”莉香说。
此外,莉香也看到了不少男性对此事的不认可。在网上,有网友评价:“亲兄弟搞得跟表兄弟似的,有什么意思呢?”在现实生活中,莉香的男性朋友在得知此事后,几乎都会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惊叹,那声被抬高的“啊”似乎在说:你们家是不是女强男弱?你是不是对姓氏传承有执念?
相似的场景,家住山东济南的赵自环也曾经历过。她将儿子改为母姓后,收到了身边人褒贬不一的评价。家人告诉赵自环,丈夫肯让渡“冠姓权”就足以说明丈夫思想之开明、为人之豁达,她更应善待丈夫;而她身边的一些男性则会以调侃的语气,称她要求小孩随母姓的做法是在欺负丈夫;还有些网友则通过她的分享帖私信咒骂,称她的行为是对男权的挑战,甚至说她践踏了丈夫身为人的尊严。
于赵自环而言,这些言行并未对她的生活造成实质性伤害,她人生中的艰难时刻已随着时间流逝渐行渐远。
生下儿子前,赵自环曾两次有孕,但都因为意外胎停而被迫流产。她与丈夫前往医院检查,医生给的诊断结果是抗磷脂综合征,这是一种常发于女性,会造成女性习惯性流产的病症。流产两次后,赵自环加入了一个线上试管婴儿群,她在群里不断获取有关试管婴儿的知识,当看到有人评价试管婴儿花费高但成功率低,且母体会遭遇严重损害时,她放弃了试管婴儿的想法,也渐渐打消了生育的念头。彼时丈夫安慰她,没有孩子并不是她的错,他们可以过丁克生活,也可以领养一名小孩,然后将小孩抚育成人。
也许与心境放宽有关,半年后,赵自环意外怀孕。为了保胎,她开始了漫长的打针史,针剂从肚皮处扎入,每日打两针,连打七个月。虽然打针的日子很痛苦,但赵自环仍对即将到来的生命充满了期待。可生育后,期待被接踵而至的新问题打破,因为长期促排且经历了两次流产,赵自环的双侧输卵管均被堵塞,她的腹部也因此出现了疼痛下坠的感觉;儿子每至深夜就会反复醒来、啼哭不止,而当时丈夫因为工作原因,经常出差;工作上,原本处于上升期的赵自环也渐渐被边缘化,她被调往边缘科室,身上的资源也渐渐被移交他人。
种种因素影响下,赵自环的心情每况愈下,似乎只有让儿子改随母姓,她内心的抑郁之情才能得到缓解。丈夫得知她的想法后,表示需要三天考虑。三天后,丈夫询问道:“如果让孩子随母姓,你的心情会好些吗?”赵自环回答:“会。”于是丈夫带赵自环和儿子去派出所更改了姓氏。
赵自环将儿子随母姓的事情告诉了父母,父母显得有些担忧,他们反复向赵自环确认她的决定是否惹得丈夫心生不快。得知女婿并不介意后,赵自环的父母才由衷感到一丝高兴。“对父母而言,获得儿子的‘冠姓权’可能意味着孩子属于我。”赵自环说。
越独立,越强大
儿子改随母姓前,莉香曾短暂陷入犹疑,她担心公婆会差别对待两个孩子,将随父姓的大儿子看成是亲孙子,将随母姓的小儿子看成是外孙子,也担心丈夫会格外关注大儿子,而减少对小儿子的关怀。好在,她担心的这些情况均未发生,丈夫和公婆一如既往地关心、爱护小儿子,关心程度甚至超过了大儿子。
但她也意识到,如果她与丈夫只生育一个小孩,让小孩随母姓的想法会更难践行。她曾在网上看到有母亲为了争夺子女“冠姓权”,不惜与丈夫对簿公堂,原本幸福的小家也因为“跟谁姓”分崩离析。在她看来,每个家庭面临的情况不同,随母姓面临的问题和限制也各有不同,妈妈们不能单纯地用“能不能随母姓”判断家庭幸福与否。
赵自环则认为,随母姓能不能实现,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在丈夫。如果丈夫不能平等地对待妻子、用心爱护妻子,随母姓则只能沦为空谈。生育前,赵自环和丈夫想要生育两个小孩,生育后,生二胎的想法渐渐被磨灭。她希望丈夫能接受结扎手术,并告诉丈夫如果再次有孕,她的人生便只剩下两种选择,一种是意外胎停后流产,一种是生完二胎后,自己再次陷入人生低谷,继而心情抑郁。
丈夫接受了赵自环的建议,到医院做了结扎手术,这让她感受到了爱和关心。赵自环和丈夫已经相携走过13年,他们一起从大学走向职场,从单身步入婚姻,从子女成为父母,这13年奠定了她和丈夫的感情基础,也使他们更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。
而在现实生活中,赵自环见过太多不尊重女性的案例,例如丈夫家中的族谱会详细记录家族中男性的姓名以及主要成就,女性却只能被书以“某某氏”,名字不知所终;再比如,同事的姐姐因为生育问题,惨遭婆婆诟病、丈夫忽视,丈夫甚至在婆婆说出“生不了孩子就离婚”时选择默认。
“有了孩子,大部分男性的生活和婚前没多大改变,而大部分女性却要承受身体损伤、事业受阻等风险。”赵自环称,她的父母曾出钱帮助她购买车、房,并在孩子出生后帮助照料小孩,而她本人自始至终辛勤工作,也因此,她将子随母姓看成是追求“公平”的表现。
同样与丈夫相携十几年的张女士曾和丈夫提及让小孩随母姓,也曾得到了丈夫的同意。但因为考虑到异姓兄弟相处的问题,也为避免反复向周围人解释兄弟异姓的原因,她最终放弃了子随母姓。
赵自环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,在她看来,妈妈争取子女“冠姓权”无可厚非。闲暇时间,她阅读了上野千鹤子的《父权制与资本主义》,也读了波伏娃的《第二性》,这些书籍让她深刻意识到,女性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前提下,才有资格争取个人权利,才有能力和男性谈平等与民主。
面对部分网友的不认可,赵自环表示:“分享经历是为了倡议女性自立自强,从传统的‘女主内’的家庭模式中脱身出来,立身社会,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,毕竟女性地位的提高是以经济独立、人格独立为前提的。正像鲁迅先生说的,‘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’。”